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一环,土壤改良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日前,由北京晨奥润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奥润泽)主导研制成功的“根腐克星微生物菌剂”作为最新研究成果在北京隆重发布,在业内引起众多关注。

 

\

晨奥润泽董事长于和军先生在会议上发言

上述研究成果会在多大程度改善土壤状况,晨奥润泽又是如何把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在终端应用上还面临哪些困局?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晨奥润泽董事长于和军先生。

在于和军看来,目前国内的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土壤修复技术亦相对成熟,但是在推广方面还存在难点。

土壤状况不容乐观 晨奥润泽力促技术推广

笔者:目前我国土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此次土壤改良技术会在多大程度改变现状?

于和军先生:我国土壤情况并不乐观,三十多年的化工农业做出了解决温饱的巨大贡献,同时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导致土壤板结,土传病害严重,农产品品质降低和食品安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土壤依赖程度较大,土壤问题间接地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

于和军先生接受采访

然而,土壤环境出现问题其主要是因为没有良好的修复和还原者,微生物在自然界就是还原者。通过我们靶向定位所选菌种能够迅速在温度、湿度适宜土壤中形成复制和增殖,为生物多样性创造环境,能够在当年当季体现出效果,消减土壤板结,减少土传病害,增产增收的同时恢复原生态的“色香味”。

笔者:目前来看,土壤修复有什么难点?绿色生态环保的政策有哪些有力保障,与国际相比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完善?

于和军先生:现阶段,土壤修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关键是由广大的种植者来买单,大多数人感觉成本较高,无法计算眼前收益,所以推广起来还需要有一定的过程。

现在国家提倡: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所以,加大对土壤修复的投入,相信未来几年力度还会更大。国内的研发能力已经很强,我国微生物研究在世界上处在领先水平,但在应用方面还需要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应用范围。

 

\

晨奥润泽部分产品展示

\

于和军先生(右)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主任傅深展(中)合影

晨奥润泽技术先行 产学研一齐发力

笔者:晨奥润泽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是怎么样的一种合作关系?

于和军先生:晨奥润泽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是科企深度合作关系,我们双方共同成立循环农业与土壤修复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其目的是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平台,优势互补和资源叠加,共同完善土壤修复技术及微生物菌剂生产工艺, 以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技术应用效果和扩大微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加快微生物技术工艺在土壤修复与生态修复领域的产业化推广。

 

\

于和军先生(右二)与陶天申教授(中)合影

笔者:晨奥润泽为什么如此重视技术研发?

于和军先生:技术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晨奥润泽之所以能够在群狼环绕的微生物行业中发展壮大,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脚踏实地的技术突破,是保障晨奥润泽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我创办晨奥润泽的第一天起,就致力要将土壤修复的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没有技术、没有研发,就没有晨奥润泽的今天,我们的话就是一句空话。晨奥润泽一定是一个科技企业,创新企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土壤改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笔者:在您看来,晨奥润泽吸引合作方的优势都有哪些呢?

于和军先生:晨奥润泽发展至今,得到了很多领导和业界朋友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晨奥润泽的发展,离不开合作伙伴们的相依相伴。为了回馈伙伴们,晨奥润泽将一如既往,用最前沿的微生物技术,最有效的产品,最完整的配套服务,最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让伙伴们确实的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和经济价值。

笔者:您常说一句话:要把晨奥润泽的技术成果洒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您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

于和军先生:说情怀,不如说是种使命。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虽然生活在山村里,但吃的都是最安全的食品,喝的都是最洁净的水。三十多年的化工农业让这种净土已经快消失殆尽了。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子孙后代,我觉得应该从我们做起,应该肩负起修复土壤和食品安全的重任,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想干的一件事,让受损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让子孙后代也能吃上安全优质的食品。

采访结束,笔者在回程的路上,不禁陷入了沉思,目前我们国家的土壤情况的确是不容乐观。幸好有于和军董事长这样的人在砥砺前行,晨奥润泽这样的企业在默默奉献。有这样的企业家,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他们是我国土壤安全实现的一块块基石,共同托举美丽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