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丰收有密码,最快破译它的一定是科技。对内蒙古巴林右旗宝日勿苏种了大半辈子葵花的敖特根巴雅尔大叔而言,“科技”曾经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可如今他的葵花地则充满了科技的魔力——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最大的花盘能遮住四五个成年人的脸,只这一个花盘结出的瓜子就“足够一个成年女性从大年三十嗑到正月初一”。而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中和农信农技服务丰享会得到了揭秘。9月23日是我国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当天,“丰范·见证”--中和农信农技服务丰享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召开。本次会议以“见证丰收盛景,推广技术富农”为主题,邀请当地及辽宁等地农业从业机构及农户代表亲临种植现场进行观摩考察,通过“现场见证看丰收、技术分享助丰收、产品推荐保丰收”等活动,营造共庆丰收氛围,传播科学种植理念,让广大农户可观看、可体验、可实行、可推广。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作为国内专注服务农村地区小农户及小微经营者群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集团,中和农信业务已涵盖小额信贷、农业生产服务、保险代理、乡村电商、户用光伏及公益赋能等多个“三农”服务领域。

中和农信副总经理李真表示,中和农信是国内少数拥有农业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和全系列产品研发与生产能力的服务机构,旗下成都天杰公司还拥有土壤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多项甲级资质及一系列农业技术专利知识成果。因地制宜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增产增收是农业服务的核心,近年来,中和农信已经搭建起包括技术服务、供应链服务、土地托管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从土壤检测开始,为农户种植的不同作物量身定制耕、种、管、收全程技术服务方案。未来中和农信会继续发挥农业科技研发与线下服务渠道结合优势,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及产品进一步复制推广,让更多农户受惠于农业技术创新,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乡村振兴。

巴林右旗宝日勿苏老房身村的农户王坤、苏吉嘎查的哈斯巴图就是中和农信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的受惠客户。在观摩现场他们告诉大家,当地种葵花最大的难题就是八九月份的“烂盘子病”,一旦遭病,只能眼看着庄稼减产减收。中和农信当地服务团队了解情况后,分别在巴林右旗病害爆发较集中地块抽样检测,总结出长期种植单一作物、化学肥料施用过量、病虫害预防措施欠缺等主要症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土壤状况、气候环境、种植习惯和作物生长习性等,开发出适合土壤特征的大中微量元素产品、病虫害预防体系的解决方案,配合合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不仅解决了病害难题,还做到了减药增效,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据服务人员介绍说:“我们的综合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产品与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其中包括土壤改良制备等五项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成果。”而根据目前推广示范应用的测算显示,宝日勿苏镇示范田葵花平均亩产增加200斤、预计每亩增收1300元;玉米平均亩产增收400斤以上,预计每亩也可增收560元。以此推算,如推广至赤峰全区,20万亩葵花一年新增产值约2.6亿元,100万亩玉米新增产值约5.5亿元。

内蒙古不止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是全国耕地保有量超过1亿亩的4个省区之一。中和农信在内蒙地区开展专业农业服务始于2019年末,截至目前已经服务超过4万农户、285万亩次,服务模式,也从一开始的“贷款引入,需求满足”的“卖化肥”,发展到如今“技术引导、全程跟进”的“做科技、做服务”,在内蒙古,中和农信通过将集团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和近千人的营销推广队伍组成“技术+销售”的服务模式,让技术服务和销售深度融合,开展农民培训,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绿色种植,让技术真正惠及自治区的千家万户。

中和农信的农业生产服务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其广覆盖深触达的基层线下服务网络与长期深耕农村市场收获的客户信任。但只有信任是不够的,农业服务不是花拳绣腿,更需要真刀真枪的专业能力,巴林右旗的丰收就是一个明证——做好现代化农业服务要做的事很多,但专业的技术服务,无论何时都不可缺席。